《中国科学报》(2014.12.15):聚焦“一三五”(上)

发布时间:2014-12-15

“创新2020”、“一三五”规划、“率先行动”计划这些中国科技界的关键词,正在引领着中国科学院这一科技国家队的创新实践。

始于2011年的中科院“一三五”规划,要求各所按照“一个定位、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进行前瞻布局。2014年,覆盖中科院近百个研究所的“一三五”战略,稳扎稳打,一幅细致而宏大的画卷正在渐次展开。

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2014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急迫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在‘一三五’诸多方向取得进展。”

1月到9月,翔鹰-120无人直升机完成首飞及调整试飞,全面掌握了大载荷无人直升机关键技术。

8月,“蛟龙”号大洋35航次第一航段控制系统技术保障和“龙珠”号微型ROV下潜任务顺利完成。此次航段中,“蛟龙”号先后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和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了10次下潜作业,获取了大量的生物、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等样品及一大批高质量的视频资料。

同在8月,“北极ARV”水下机器人圆满结束我国第六次北极科考任务。在北纬81度建立的长期冰站上,“北极ARV”在有效的5天作业时间里,累计冰下工作时间近10小时,累积航行8公里,先后三次自主完成了长期冰站指定海冰区(100米×100米)的冰下光透射辐照度、海冰厚度、冰底形态、海洋环境等参数测量工作,还执行了“雪龙”船底海冰分布、尾部甲板重力柱下放、布放冰浮标在水下形态等勘察任务。此次北极现场试验应用表明,“北极ARV”已成为北极科考中一种有效、连续、自主、实时的观测手段,可实现对冰下海冰物理特征、水文和光学特性等的同步精确观测,有望在今后的北极科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9月,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大洋试验性应用工作圆满结束。在30天里,“潜龙一号”总共下潜9次,最大下潜深度5213米,连续工作时间最长31小时,三次在海底昼夜连续作业,在5000多米深的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时间共104小时,完成声学测线101.5公里,光学测线55.3公里。试验表明,“潜龙一号”布放回收安全高效,潜器本体性能稳定可靠,各项探测技术获得了重要的突破,为其成为实用化装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在9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工业过程测控与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国际上第一个面向工厂自动化应用的无线网络技术规范,并作为IEC公共技术规范予以颁布。WIA-FA技术的成功研制,已引起欧美日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关注与认可,表明我国掌握了面向离散制造业的高速工业物联网技术。

10月,水下滑翔机在南海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海上试验,完成了多滑翔机同步区域覆盖观测试验和长航程观测试验。在长航程试验中,滑翔机海上总航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22.5公里,持续时间达到30天,创造了我国深海滑翔机海上作业航程最远、作业时间最长的新纪录。2014年,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滑翔机先后完成了3次海上试验,滑翔机海上累计工作天数达到80天,累计航程达到2400多公里,累计观测剖面数超过600个。通过多次海上试验全面考核了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滑翔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了产品化水平,为后期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节选自2014年12月15日《中国科学报》第5版:《聚焦“一三五”(上)》


附件下载: